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广东六校联合体第一次联考)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
C.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
【解析】 材料大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主要的是文官(与皇帝的关系)不如宦官那么亲密。可见,当时皇帝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和宦官来加强皇权。故B正确,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C项不准确,材料只论及三公权力小,皇帝身边的文官和宦官权力大,并无用外朝来牵制内朝的信息。D项错误,东汉时有尚书台,隋朝中央机构才出现三省。
【答案】 B
2.(2013·大连双基测试)三省六部制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此制度的积极作用是( )
A.使封建选官用人制度得以完善 B.分解相权,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扩大议政范围,有利于政治民主 D.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
【解析】 A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完善是科举制的实行;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分解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不利于政治民主。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
【答案】 D
3.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解析】 由“宋代”、“参知政事”可知是宋代削弱宰相权力,故选A项。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限制“直接”,皆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相悖,排除。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