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 (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
一是君 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
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
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排查纠错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早期政治制度属于同一个概念。( × )
点拨 早期政治制度特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1840年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总称。
2.分封制的目的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维护天子的权威。( √ )
3.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 )
4.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 )
点拨 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5.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与发展。( √ )
6.三省六部制的重大突破是决策权与司法权相分离。( × )
点拨 在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长河中,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均从属于皇帝的意志,谈不上分离。
7.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举”外,对当时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 )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相权在不断削弱,每个朝代的相权都受到削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