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滚动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
题号
|
第一、二、三、四单元
|
1、2、3、4、5、6、7
|
两极格局的形成
|
8、9、10、11、12、13
|
世界多极化趋势
|
14、15、16、17、18、19、20
|
综合
|
21、22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湛江一模)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现了选贤任能
C.实行了分封制度 D.强化了郡县制度
解析:C 本题关键信息“汉之初兴,分王子弟”,汉初郡 国并行制的实行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C项正确。A项与史实相反,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2013韶关一模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
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地位不能上升
解析:C 首先明确材料中的“士”指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科举制为这些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并将其制度化。察举是以“孝廉”为主要选官 标准,主要从道德标准评价人才,与知识分子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而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士,很难成为社会上层,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如汉初明初等很多开国功臣谋士就得益于农民起义运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