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滚动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
题号
|
第十二、十三单元
|
1、2、3、4、5、6
|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7、8、9、10、11
|
生物进化论
|
12、13、14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15、16、17、18、19、20
|
综合
|
21、22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山东调研)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 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④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D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①②④分别为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③说法错误,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项。
2.(2014 九江模拟)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解析:B 荀子的思想既有儒家的成分,也有法家的因素,说明了百家既争鸣又互相吸收的现象,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