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滚动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
题号
|
第一、二单元
|
1、2、3、4、5、6
|
两次鸦片战争
|
7、8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10、11
|
太 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
12、13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和国共十年对峙
|
14、15、16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17、18、19、20
|
综合
|
21、22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曰:“周亡矣。”周太史伯阳认为“周亡矣”的主要理由是幽王破坏了( )
A.王位世袭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宗法制
解析:D 申后是周幽王的正妻,宜臼是嫡长子,而褒姒之子伯服非嫡长子,立褒姒之子显然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正确。
2.(2014临沂模拟)刘邦初即帝位朝会之际,“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后,刘邦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贵”的主要来由是( )
A.君臣名分严明 B.儒家思想定于一尊
C.君臣亲密无间 D.君臣产生距离意识
解析:A 材料对比了叔孙通定尊卑礼仪前后朝会的变化,之前,君臣地位相对平等;之后,刘邦“知为皇帝之贵”,说明君臣名分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