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滚动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
题号
|
第六、七单元
|
1、2、3、4、5、6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7、8、9、10、11、12、13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14、15、16、17、18、19、20
|
综合
|
21、22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解析:D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说明当时仍然有人指责牛耕技术,说明牛耕技术还不普及,D项是材料“主要”反映的信息。
2.《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 )
A.官营手工业者 B.民营手工业者
C.家庭手工业者 D.雇佣手工业者
解析:B 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
3.(2013年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