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10(通用版)
(第02期)(解析版)
一、选择题(12小题,总共48分)。
1.(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8月月考试)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芣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 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 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2.(山东省德州市平原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