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名校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5(通用版)
(第01期)(解析版)
一、选择题(12小题)。
1.(邯郸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 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防止人民反抗斗争D.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2.(广东省揭阳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佛山剪纸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支持开辟海外市场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航海技术的进步
【答案】C
【解析】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等,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受市场和交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专业化和远销海外的主要原因。
3.(广东省揭阳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下图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一某学生在查阅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部法典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