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发布《“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
【热点材料】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环境保护部日前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准则共有8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中国。其中,准则倡导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
【结合分析】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 性。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 “贡献者”。因此,《准则》在对象上兼顾城市与农村居民,注重突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行为规范。
2.部分制约整体。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准则》的内容具体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重点选择影响突出,有代表性的公民行为作为核心内容。
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张贴宣传 挂图、播放宣传片、邀请各界代表参与讨论、招募和培训志愿者等活动,宣传、贯彻和实施《准则》,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这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的体现。
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准则倡导,公民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参与垃圾分类等。这是系统优化的体现。
5.坚持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准则》给出了公民为减少大气污染可采取的主要行动,但没有规定量化的行为要求,主要是因为公民行为方式受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区域特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无 法给出统一规定。这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