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专题23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测)-201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1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20 15:38: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命题内容:
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2.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聘各处可见爱你,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       B.“双百” 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HYPERLINK "http://www.canpoint.cn/"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