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基础达标】
1、有位中国学者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 造社会的是( )
A.道家 B. 法家 C.墨家 D.儒家
2、儒家主张“民贵君轻”,君主统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在君民关系上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 “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B.“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3、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