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专题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4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16 15:03: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高频考点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热点题型】
题型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例1、1930年《内政年鉴》的调査:山东、山西、河南缠足之风依然很盛……江苏、浙江、广东缠足风俗基本上已经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传统观念影响深远
B.国民革命推动了风俗变革
C.社会风俗深受地区开放程度的影响
D.沿海地区严令禁止缠足
【提分秘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文明的窗口,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2)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