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6 组合型选择题
(时间:45分钟)
【题型解读】 组合型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题干文字、备选小项和选项。组合型选择题按照其解答要求可以分为排序型和排除型两大类。解答此类选择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排除法,可以先确定某个小项错误,然后进行排除,以选出正确答案。
1.(2014·山东济南调研)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说明( )
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 ③西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据材料可知,题中体现“非时”不可砍伐,不可捕鱼,说明当时具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故①②正确,答案为B。③题干没有体现,④荀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 B
2.(2014·四川凉山州一诊)《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解读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主要观点是主张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②③④正确,故选A项。①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