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专练(三) 现代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________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________”处应为
(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根据宋庆龄的身份和致函邀请的方式判断,符合政治协商会议的原则,故选C。依据“新中国”判断,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排除A、B;第一次全国人大由各地人民代表组成,主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
答案 C
2.(2014·浙江金华十校联考)1954年的某份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的挽救者,他已赢得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下列对该材料的相关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A.空格部分(□□)是指第一次亚非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赞誉
C.周恩来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
D.周恩来推动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决议的达成
解析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决议的达成,因此“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故D项正确;1955年周恩来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赞誉,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B项错误;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