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14 探究论证型非选择题
(时间:60分钟)
【题型解读】 探究论证型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具有“开放性强、答案不固定”的特点。解答时要明确观点,再结合史实全面论证。注意史论结合,有论有据,切忌简单堆砌材料。
1.(2014·湖南长沙调研)近代社会变化导致中国传统城市大都走向了衰落,而新兴城市走向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大都市的形成,总有其特定的原因。在李唐统治的三百年中,扬州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区域……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物产富饶,经济基础雄厚……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
——王鸿《扬州散记》
材料二 前近代时期,扬州虽然存在着庞大的商业资本(盐商),但却无法发展到像17—18世纪欧洲那样的商业体系。首先盐业是由官府垄断的,盐商的活动与其说是私人企业经营,还不如说与包税制度具有同样的性质。其次,盐商富豪们所获得的利润和财富并未再投资于新的商业和工业企业之中,而是往往转变为各种非经济的用途……
——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中国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处于依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由此导致中国城市的畸形发展,上海等部分开放城市依附于西方世界,得到快速发展。……上海开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的工业、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苏、杭、扬等传统工商业城市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中逐渐居于从属地位。
——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
材料四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曾对亚得里亚海北部的两个港口城市即威尼斯和的里雅斯特的兴衰进行比较分析,他指出“威尼斯是一个属于回忆的城市,而的里雅斯特则像美国一样,它的优点是没有任何过去的包袱。”
——马克思《奥地利的海外贸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扬州繁荣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清朝时期在扬州从事盐商活动的主要是哪一商帮?依据材料二指出,限制其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扬州、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为例,对“时代与城市”这一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