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9 评价型选择题
(时间:45分钟)
【题型解读】 评价型选择题是在掌握基本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评价和论证历史概念、观点和结论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常用方法有背景法、理论法和史论结合法等。
1.(2014·东北四校联考)2013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
解析 题干中“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说明了宗法血缘亲疏对维系政治统治和巩固具有重要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世官制度也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所以A、B、D三项均符合材料的意思。C项丞相制度并非依据血缘世袭,属于职官制度,是秦统一后建立的,故与材料无关。故应选C。
答案 C
2.(2014·辽宁大连模拟)“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 )
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
C.韩非法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汉代新儒学的特点。A、B两项为无关项,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分封制和宗法制无关,它涉及到的是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荀子的思想礼法并施与材料内容不相符,他的思想主张是在儒家仁政的思想中加入法治的思想。C项也是无关项。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在汉代解决王国问题前后的加强思想统一的背景下出现的。汉初实行过郡国并行制度,使贵族制又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汉武帝为了巩固政治的统一而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故确立了儒学的正统思想地位。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