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河南商丘期末)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各阶层广泛参与,最先体现了题干中的三种形式;A、B、C三项都没有发动群众,“群众游行”不能体现。故选D。
答案 D
2.(2014·广东七校联考)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 )
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解析 从材料中时间是“1926年”,则可排除B项,因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才形成的;“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这是比较中肯的,因而没有“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故C项不正确;材料没有分析国民革命有什么影响,故D项不正确;“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则可知A项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