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外古代文明的演进——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
——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河南信阳二模)下面诗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该诗句
( )
原文
|
译文
|
骍骍角弓,
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
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
民胥然矣。
尔之教矣,
民胥效矣。
|
角弓精心调整好,
弦弛便向反面转。
兄弟婚姻一家人,
不要相互太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
百姓都会跟着干。
你是这样去教导,
百姓都会跟着跑。
|
A.劝导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解析 观察图文,根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选B项。《诗经》是春秋时期孔子编订,而西周时期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A项错误;“神秘色彩”“对抗诸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D两项。
答案 B
2.(2014·辽宁大连质检)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题干反映了宗法制强调以血缘亲疏形成等级,区分大宗和小宗,故“赐姓”成为大宗—天子的特权,战国时期豪强随意赐姓,表明宗法等级遭到破坏,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到分封爵位、土地和人口,A项错误;材料所述不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C项错误;题干材料列举的也非经济领域问题,D项错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