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力
|
能源
|
特点
|
发明者
|
结构
|
中心
|
时序
|
组织
|
影响
|
第一次
|
蒸汽机
|
煤
|
生产
经验总结
|
工人
技师
|
以轻工业
为主
|
英国
|
从英国一国开始,然后
向外扩展
|
工厂
|
蒸汽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第二次
|
电力
内燃机
|
电
石油
|
科学与
技术结合
|
科学家
|
以重工业
为主
|
美国
德国
|
多国
同时进行
|
垄断
组织
|
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十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①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②理论:阐明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2)初步形成(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①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
②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
③意义: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 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3)成熟完善(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