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知识强记】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15 9:08:2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晚清经济结构 的变化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3)影响: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 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不断瓦解,但在整个近代社会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2)官办经济:包括近代前期的洋务企业和近代后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前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后者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资本主义经济: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势力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二: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 指导思想:“中体 西用”。
3.性质:(1)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2)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 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1. 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沿海地区)
(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代表企业:方举赞、孙英德创办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
2. 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
(2)代表:张謇的大生沙厂,荣宗敬荣德生的保兴面粉厂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