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五近代欧美代议制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前提
(1)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打击了国内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
(2)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
2. 内容
(1)确立:《权利法案》确 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2)发展
①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议会下院多数党中产生,议会取得了对行政的监督权,国王处 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背景:①工业资产阶级不满②财产限制,工人不满
内容:①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名额②低额财产选举
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3. 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 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2)国王角度: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内阁角度: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议会角度: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是国家权力中心。
(5)首相角度: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手中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联邦共和制确立(1787年宪法)
1. 背景
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无力解决国内外贸易、偿还债务、国家安全等问题,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2. 确立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
3. 体现原则
(1)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