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文艺
一: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
1. 春秋:儒家思想创立
孔子的主要思想:——实质: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①哲学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仁”具有民本思想;“礼”具有保守性)
②政治思想: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即以德治民);
③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情况);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 战国:儒家思想发展
孟子主要思想:发挥孔子“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荀子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 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3.秦朝:儒学步入低潮(焚书坑 儒)
①焚书坑儒原因,目的: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要加强思想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②焚书坑儒范围
三类书不在焚毁之列:《秦记》;博士官管理之书;实用之书(医药、卜筮、种树等)。
③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4. 西汉:儒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
(1)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新增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儒家思想与时俱进,吸纳了其他学说,由先秦时的批判时政改为维护现实统治。
(3)汉武帝尊儒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