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
耕作方式变化
|
农具的变化
|
原始阶段
|
刀耕火种
|
石、骨、木
|
商周时期
|
石器锄耕(耜耕)
|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
春秋战国
|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
汉代
|
牛耕普及全国
|
耦犁―→一牛挽犁
|
唐代
|
铁犁牛 耕
|
曲辕犁
|
2. 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 古代 水利灌溉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井渠。
4. 土地制度
①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②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分三种形式
(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2)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体地位)
(3)自耕农(农民)土地所有制
5.全面理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①含义:以家庭 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