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作为世界观包含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基本问题是(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B. 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C.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 )。
A.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 哲学都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 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3.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4.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们( )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想敢做 B.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C. 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D. 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5. 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
A. 实践的客观性 B. 实践的历史性 C. 实践的能动性 D. 实践的主观性
6. 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固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取代了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2011年1月19日正式公布施行。这说明( )。
A. 认识是实践的发展动力 B. 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C. 认识是在反复中无限发展的 D. 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认识来源于实践 B. 实践对认识有指导作用
C. 发展的实质是质变 D.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8.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