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复习提纲)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新经济政策
|
背景
|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
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工人、农民不满(波罗的海水兵叛乱)
|
目的
|
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
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
内容
|
农业
|
余粮收集制
|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
|
工业
|
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
商业
|
取消自由贸易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
实行自由贸易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
分配
|
实行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
|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