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出现在( )
A.西汉初期 B.西汉武帝以后
C.北宋初期 D.明朝初期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郡国并行制,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指的是西汉的王国,王国议政时,皇帝都亲临,说明当时王国势力之盛,这是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结果。
答案:A
2.《中华文摘》第一期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地方行政规划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由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唐末,地方行政划分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在两级制和三级制之间反复变动,这体现了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