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最新 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O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8 15:59: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目录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
 
名校解析(历史)分类汇编11月第二期O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5、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影响深远,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来自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是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法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改革、严刑峻法,道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今不如古、小国寡民,墨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选贤用能,而儒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仁、仁政、民贵君轻、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思路点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答案】B 解析:董仲舒认为大夫私自放走小鹿是受母恩的感化,于是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这体现了他以儒家伦理纲常为主、以刑法为辅的断案思想,将仁爱思想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故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能力。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