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为关键词,以“如何解决(加强、改善)……”“采取什么措施(对策、途径、方法)……”“怎么实现……”等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为解决有关问题提出措施。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一般都指定了特定的行为主体,如党、国家、政府、某职能部门、公民、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有的没有指定行为主体,需要学生根据试题内容确定。这类试题大多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开阔思路,提出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办法或措施。
|
1.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应该怎样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5)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解析 做好本题,要结合材料中的五个信息,逐层对应经济生活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道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拥有引导世界文化的力量。而文化的力量,首先表现为我国有多少文化产品能够出口到外国,并使外国的消费者对我国的文化产品产生消费依恋心理。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文化贸易约占1%,并且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进口出口的比例是10∶1。
材料二 一个强大的中国,必须是人民拥有着幸福的生活。2013年下半年,某省党委和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通过委派8 000名驻村干部重点帮扶2 571个村,向农民群众问计求策,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