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类试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等。此类试题一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角度加以分析,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设问都要分成四个问题,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个甚至两个,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全因素在积聚和叠加,有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一些部门和行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材料二 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倡导“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某市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实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和“超时”默认制度,推动形成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发展软环境。
(1)当前,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的必要性。
(2)任何改革都会引起争议。针对材料二中的做法,有人击节叫好,认为可以集中整治庸散懒拖的不良作风;有人认为是作秀,“原本就是政府部门职责所在、分内之事,没有必要新设一个机构来督促。”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 (1)这是由党和政府的性质、宗旨决定的;这是化解当前社会矛盾、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提高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