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七 体现(反映)类主观题
体现(反映)类试题的设问一般以“体现”“反映”“蕴涵”“说明”等为关键词,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知识点的”“材料体现了某某范围内的哪些道理”,或者要求学生“运用某某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等。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实现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结合,既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鼓励和支持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从事对外文化贸易业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增加对文化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支持文化企业拓展出口平台和渠道,鼓励通过新设、收购、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业务。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上述举措蕴含的经济学道理。
答案 (1)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2)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需要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参与对外文化贸易业务。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需要培育我国文化领域的跨国企业,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解析 回答本题,要将国务院上述举措分成四层信息,逐层对应经济生活道理,不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