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与选择题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选择题只要思路清晰、分析正确就可以了;而非选择题,仅有思路清晰、分析正确还不够,还需要将分析的成果完美地呈现出来,让批卷老师认可,即要将“自己心中明白”转变为“批卷老师看明白”。要实现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表述规范、分析到位。
|
1.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夕,新华网推出了“我向总理说改革”大型征集活动,广大网民踊跃参与,三农问题、教育改革、收入分配等成为网民关注的十大热点话题。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给予了回应。
材料二 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分别对2013年和2014年工作作了回顾和总体部署。
(1)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材料一。
(2)描述图1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联系图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措施的合理性。
答案 (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对待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明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②广大网民围绕教育改革,收入分配等积极建言献策,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参与民主决策,表达意愿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也说明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
(2)①经济增长平稳,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效。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②a.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有利于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回答,也可)b.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建设水利工程,加大水利投资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推进扶贫攻坚,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d.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农村改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