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预测】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中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建设,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有时也会涉及政党的性质和政党制度。其中比较稳定的考点是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党的建设。从这几年高考的命题方式来看,这部分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大量的非选择题。一般在党的理论有重大突破、党有比较重大的活动或者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年份时,非选择题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甚至是单独作为大题出现。一般出现非选择题时,对选择题的考查相对就会减少。通常情况下,非选择题中对政党知识的考查多以两种方式出现:(1)以经济或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或重大成就为背景,结合经济、哲学或其他政治知识(主要是国家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2)对于党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多从哲学和政党知识角度分别进行考查,如果是经济领域的理论突破也会结合经济常识。在实行综合考试的地区,选择题中也有这种趋向。在选择题中,题目的背景材料多选用党的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的会议决议或者是党的某项活动(多是体现当年党的工作重点的活动) 。
【难点突破】
难点一 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阶级性质;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政党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其他政治性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作为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般由政党来领导,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性相一致的。在国家政权存在的情况下,各种政党和其他政治组织所进行的政治活动,其主要内容都同国家政权有关。
例1、“如果一个政党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和支持基础,就容易被某一利益集团左右,成为狭隘利益的代言人,这意味着政党失去自身的独立性。”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A.揭示了政党只有掌握国家政权才能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B.肯定了政党是一定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C.承认任何政党都必须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才能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D.认识到政党都是实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