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专题是整个哲学部分的终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合理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等辩证关系。通过对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探究,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立足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同时以此为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2.“为什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本专题的核心问题,复习过程中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最高价值标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明确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奉献社会,维护人民的利益。
2015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立足人民群众的地位,加大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价值标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考查力度。
【难点突破】
难点一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全篇。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时代性、阶级性;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理想源于现实,理想的时代性、阶级性,无不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道理。而谈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新时期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发挥集体主义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崇高理想对社会、对人生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等等,又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