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4 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状态
【2015高考预测】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一个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近年来,本专题高考命题采用了多种形式,在能力要求上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不仅要注重把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把这些知识与自己所了解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能力。本单元知识与唯物论、认识论、人生观有密切联系,可以广泛分析历史、地理学科的知识,适合于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本单元命题既可能以学科内综合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学科间综合的形式出现。
【难点突破】
难点一 比较内因与外因及其关系
(1)内因不等于主要矛盾,外因也不等于次要矛盾。因为在内因这个内部矛盾中既有主要矛盾又有次要矛盾。在外因这个外部矛盾中,同样既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
(2)内外因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决不能把内外因之间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之分混同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内外因之间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内因对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有决定作用并不是说内因对外因起决定作用,内外因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区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因此,只能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不能笼统地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