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 )
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
2.电影《墨攻》(如图)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其中违背历史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3.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5.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
7.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 )
A.指南针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