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复习参考】高三政治(人教版)基础训练:必修1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28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7 15:04:2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解析: 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决定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必然也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项的说法错误;A、C两项本身正确,但不是题目要揭示的意思。
答案: D
 
2.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②构建和谐社会 ③农村社会的稳定 ④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
 
3.(揭阳模拟)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要求农民必须建设别墅式新农村。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该镇政府的做法(  )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超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找到了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中某镇政府的要求和农民的抱怨都表明该镇政府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①③符合题意;④“找到了”说法错误;②“超越了”说法不符合实际。
答案: A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