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生物(安徽专用)知识专题突破练:专题5+遗传分子的基础(真题重温+典题特训+矮补提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70 K
    上传用户lcr1215
  • 更新时间2015/1/5 22:21: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直击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考点15 聚焦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
1.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下列叙述(2011·广东,2改编)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A
R
蛋白质
R型
B
R
荚膜多糖
R型
C
R
DNA
R型、S型
D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1)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 )
(2)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 )
(3)C和D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
(4)A~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2.依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12A)( × )
提示 用32P(35S)对噬菌体的标记过程为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2)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2011·江苏,12B)( × )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