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②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1)从第①则文字看,孔子认为“八佾舞于庭”已经是到了 的程度。
(2)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段②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