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淮南二模]右图选自《点石斋画报》,描述了19世纪上海西餐馆“一品香”内男女客人并坐吃西餐的情景。下列对此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②男女平等意识增强 ③上海人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④图中现象与“西学东渐”有较大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9世纪上海西餐馆”“男女客人并坐吃西餐”说明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而且男女平等意识增强,这一变化与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紧密相关,①②④正确,故B项正确。
答案:B
2. [2014·江西省高三新课程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社会各阶层的饮食和服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一时期的饮食、服饰能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思想等。以下衣、食信息对应反映的经济状况或社会思想不正确的是( )
A. 长袍马褂/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
B. 中山装/民主共和的政治追求
C. 粮票/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
D. 购物券/改革开放后商品丰富
解析:长袍马褂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不能体现文明开放的社会心理。故答案选A。其他选项呈现的对应是正确的。
答案:A
3. [2014·广东省“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竹枝词中,不能反映晚清时期新的社会风尚的是( )
A. 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B.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C. 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D. 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解析:A项说明的是电灯;B项说明的是报刊业的兴起;C项说明的是服饰的变革,男女平等;而D项在清初就已经存在,并不能反映新风尚。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