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答案】D
考点:道家和儒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便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所以应该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符合题意,故选D。
2、《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答案】A
考点:董仲舒新儒学。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赞同周桂钿的观点。在经过长期动乱后建立起来的汉武帝政权是社会秩序的代表,是社会安定的保障。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汉武帝政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故选A。B项中的思想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思想;D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3、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 )
①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都带有民主色彩
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④都冲击了当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宋明理学。宋明理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