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 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3.当秦国的丞相王绾建议:“诸侯被破,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回应道:“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王绾主张继承西周的分封制度时赢得了群臣的普遍赞同,秦始皇也举棋不定了。这说明
A.秦朝上层的官僚集团仍有着浓厚的分封意识
B.分封制仍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地方行政制度
C.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此时秦朝的皇帝尚未真正的实现大权独揽
4.秦朝时期,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其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执掌群臣奏章 ③管理军事
④下达皇帝诏令 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5.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
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三司使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