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回扣练二十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4·云南检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
——摘编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
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盖孔子当春秋之季,世卿秉政,贤路壅塞,故其作《春秋》也,以非世卿见志,其教弟子也,惟欲成就吏材,可使从政。
——摘编自章炳麟《诸子学略说》(1906)
材料二 人们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要求多一点客观性,少一点主观性,力求避免有意无意将历史写歪,或以假乱真。出于歪心恶意的造假不说,即使出于好心善意的造假,当造假者的现实需要已经成为历史,而他们制造的假历史形象却没有从科学上受到清算,那将会有怎样的社会效应呢?
——摘编自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康有为、章炳麟制造的孔子形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康有为、章炳麟制造孔子形象这一历史现象。
答案 (1)康有为:孔子是至圣,是改革先师。章炳麟:孔子是教人做官、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2)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拔高孔子;章炳麟出于民主革命之需贬低孔子。两者虽然意向相反,但造假相同。两者虽都应了时代变革之需,但作为后来人在根据他们制造的孔子形象来认识孔子时,尚需谨慎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