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回扣练七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咸阳模拟)程广云在《民国三大政治遗产:人民主权·以党治国·政治协商》中认为:“政治协商应该是不同意识形态政党超越意识形态达成的一种公共政治行为,是在不同意识形态集团中建立的一种共识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共识机制
B.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如同西方的两党政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实质就是政党政治、共同执政
D.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民国政治遗产的继承
解析 材料信息认为政治协商是不同意识形态政党超越自己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关系公共利益的政治,即达成共同的认识,所以选择A项。B项不正确,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C项的“共同执政”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对民国政治的创新与发展。
答案 A
2.(2014·长沙模拟)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解析 由材料可知,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名单是由毛泽东提出,非依制度产生,且除党派外,还有人民团体参加,可排除A。由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构成情况来看,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阶级斗争,可排除C、D。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