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领悟
做真题 悟高考
1.(2014·安徽文综)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变法措施
|
结果
|
A
|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B
|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
C
|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D
|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
解析 商鞅变法实行的户籍什伍制、连坐法使百姓不敢触犯法律,出现“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局面;奖励耕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出现“家给人足”的局面;奖励军功激励民众赴战场效命,什伍连坐法严惩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出现“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故A项符合题意。市易法稳定了市场秩序,有利于官府的管理和财政收入的增加,B项错误;戊戌变法的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作用,C项错误;殖产兴业促使日本近代企业迅速发展,使日本传统产业迅速实现了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转变,D项错误。
答案 A
2.(2014·四川文综)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解析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因此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北魏已通过武力统一北方,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并未使宋朝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
答案 A
3.(2014·上海单科)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颁行了(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解析 题干中,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四个选项中,B项中措施的目的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故选B项。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