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早期国家诞生 C.王的出现 D.世袭制的确立
【答案】B
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故应选B。
2.荀子说:“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材料说明的核心问题是 ()
A.宗法制是贵族的“氏族"组织法
B.“持手而食者”指的是社会的下层
C.社会下层不按宗法结成宗族集团
D.古代社会呈现出非常严格的等级
【答案】A
考查宗法制的特点。从材料可见,只有得氏者才能为宗,只有领主贵族才能立宗庙,并按宗法结成宗族组织。社会下层即广大“持手而食”的劳动者,则不得立宗庙,因而不行宗法。所以说,周之宗法实即贵族的“氏族”组织法。故应选A。
3.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国名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晋 王室子弟 今山西 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卫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鲁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燕 王室子弟 4北京-•带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 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 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