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广东省清远市一中实验学校2015届高三11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66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22 15:25:4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唐代柳宗元在其著作(封建论)中认为,郡县制比西周“封建亲戚”式的封建制度更具优越性。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封建制度难以保证诸侯的地位 B.郡县制废除了世家大族
C.封建制度难以限制王权的强大 D.郡县制冲击权力家族化,
14、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这体现出的儒学观念是
A.天人合一 B.君权至上 C.敬天尊祖 D.三纲五常
15.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16、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 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18.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8 35.2 17.2 26.0
上表反映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业流通
19.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民主平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平均地权
20.1939年新生活运动把“礼、义、廉、耻”(四维)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由此看来,这一时期内的“新生活运动”
A.促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路线上的统一 B.成为抗日战争的根本保障
C.鼓励了军民的抗战精神,有利于抗战的开展 D.继续宣扬儒家的伦理思想
21.毛泽东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
①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