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
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 克盉和克罍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记载了周王封太保的长子“克”为第一代燕侯的故事,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是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 ②说明受封贵族须在都城辅助天子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 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有学者认为,法家对中国历史的负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这种在秦统一中国时期起过
积极作用的思想和制度,越往后负面作用越明显。以下各项,符合此观点的是法家
A.认为世道必进,推崇变革 B.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 D.主张君主至上,以严刑治民
4. 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
人”。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重视商业 B.官营专卖 C.轻徭薄赋 D.劝课农桑
5.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
结论
|
A
|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
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
微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
再生产
|
B
|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指人伦物理)矣……非衣饭之
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
立关系
|
C
|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
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
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
D
|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
计38000吨;最终流人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
市场
|
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对此正确解读是
A.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流行 B. 牛耕开始普及到了大江南北
C. 推动中国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D. 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