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史料是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以下对于史料的阐述,说法正确的是
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二手史料往往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14.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15.右图反映了唐朝至清朝历代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的情况。该图表不能说明
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基本原因
C.北方文化走向没落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
16.明代后期的徽州人黄汴说:“余家徽邶万山之中,…… 土狱人稠,业多为商。”黄汴自幼随父兄出外经商,“与二京十三省暨边方商贾贸易”,编成类似旅行指南的地理文籍《统路程图记》,多次大量刊印,深受欢迎。以下各项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经商活动破坏了徽州的农业生产 B.徽商的经营范围主要在边境地区
C.徽州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贸易 D.徽州商人以经营出版印刷业为主
17.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根据科材料可知,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 荣氏企业抢抓机遇 B.产品质量好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善用促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