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限时练(九) 欧洲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
1.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B.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C.教会征收什一税
D.教会兜售赎罪券
解析 解答本题可利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地主,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决定了其在政治上的支配地位。
答案 B
2.之所以称德国为“教皇的奶牛”是因为( )
A.德国与教会关系良好
B.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C.德国为教皇喂养了很多奶牛
D.教皇从德国劫走了大量财富
解析 “教皇的奶牛”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指教皇从德国掠夺了大量财富。
答案 D
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表明,教皇代表认为《圣经》不是信徒信仰的基础,而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强调基督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的权利,即信仰得救,反对信徒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C项正确。
答案 C
4.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论纲犹如“放出闪电”传遍德意志,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的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