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限时练(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建
C.私田荒地的开垦 D.井田制逐渐瓦解
解析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
2.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奴隶起义频繁
解析 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
答案 B
3.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 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
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 D.诸侯国拒绝纳贡
解析 本题为材料题,关键是理解材料,通过“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可知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诸侯与国王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势力发展。
答案 B
4.《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鲁国实行“初税亩” B.齐桓公 “尊王攘夷”
C.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 D.李悝提出“尽地力”
解析 从材料中的“管子”和“不忘其功”“不惮劳苦”可知是管仲改革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C
5.管仲有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仲的政治活动中,既有利于强国又能够“富民”的一项是( )
A.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
B.严格尊崇周礼
C.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
D.剥夺贵族特权